科研团队

武志强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2-06-29 浏览量:
【字体:

课题组长

武志强,研究员,博导,农科院青年英才。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12-2019期间先后在瑞典于默奥大学,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植物细胞器复杂基因组进化及其与细胞核基因组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Heredit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工作经历

2019.11–至今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Principle Investigator

2018.1-2019.12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Postdoctoral Fellow                                  

2016.5-2017.12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Postdoctoral Fellow                                  

2014.5-2016.4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Postdoctoral Fellow                                  

2013.2-2014.4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                                            Postdoctoral Fellow                                  

2012.2-2013.2            瑞典于默奥大学                                               Doctoral Fellow                        

教育经历

2006.9–2012.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博士            

2002.9–2006.7           云南大学                             学士    

团队研究方向

团队综合运用进化生物学,比较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手段,以植物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和细胞核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基因组变异,细胞器突变机理和细胞核质互作的研究,同时将开展多种物种基因组测定和进化变异的研究。

   研究进展

   1. 阐述复杂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在种内变异的进化模式

线粒体是植物细胞的能量和动力工厂,研究其起源和进化对生命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我们首次报道的被子植物物种具有复杂的线粒体基因组构造;也深入分析其线粒体基因组在RNA 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和基因编辑的分布;同时系统研究了线粒体基因组的拷贝数变化。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已经分别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BMC Genomics、 Heredity和G3: Genes, Genomes, Genetics等期刊杂志。对丰富多样的植物进行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解析复杂细胞器基因组的进化。我们将继续以不同类群的植物为代表,深入这一课题的研究。

   2. 对植物线粒体基因的转移和基因转换机制进行系统鉴定和分析

在进化的历程中,细胞器和细胞核的基因组之间都经历了基因组结构重塑和功能基因转移/丢失的过程,但是关于细胞器基因功能性转移至细胞核机制的假说一直缺乏有效的实验证据。前期选取经济作物禾本科内90个物种及其外类群为研究体系,以植物线粒体rpl5基因为研究对象,对该基因在线粒体和细胞核基因中的拷贝及转移机制进行详尽的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我们将继续以细胞器之间基因信息转移为对象,从生命之树的角度解读基因转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机制。

   3. 细胞核质互作研究

在多倍体物种形成中,单亲遗传的细胞器基因组和双亲遗传的细胞核基因组之间在进化上存在核质互作的不平衡。使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数据,可以解析不同进化时间尺度内的各种多倍体在形成过程中该机制的变异。